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INFO-向官僚科教及科研宣戰@「開放吧!科學」



官僚式科普教育:政府 vs 學界 vs 民間

目前國內科學教育普及的主要經費來源有:教育部、國科會科教處、各大學的科學教育中心,弔詭的是,雖然前二者的補助精神、希望補助的對象不同,但觀察國內推動科普的重要團隊,同一個科普活動會同時向這些單位申請經費。這顯示出目前科普經費缺乏橫向整合及總體政策,仍處於各自為政的階段。

更深入來看,長期以來政府的經費補助:只給學界,但學者是否皆能有良好的行政能力,或有濫用資源的可能?即便學者都是善意、全心全意在付出,但因缺乏橫向整合,因制度而導致門戶分立的山大王文化,這不是學者的問題,而是制度所逼。不給民間,導致用心進行科普、科教團隊在成立初期都是賠錢苦撐。而國科會近年有部分補助給媒體,但因「新聞自由」的保障,科學新聞不得經過「事先」審查,媒體有時反而成為散播錯誤科學資訊的幫兇。

吳教授也分享了擔任科學新聞審查的經驗,由於送審的已是播過的新聞,就算發現其中有科學錯誤,要求對方修改、再審、勾不通過,除非有重播此則科學新聞的需求,否則業者的配合度都不高。又如台灣另一個散播錯誤科學資訊的常見來源:節目名嘴,吳教授也提出「政府補助學者上談話節目」的構想,激發節目邀請學者、 學者參與媒體討論的動機,也提昇整體節目的品質。

由政府計畫的「主持者能力」分析:若由官員主持,多是文官體系下行政能力強的主管(通常具備非常謹慎、沒犯過什麼錯的特質),但是否有學術專業、教育背景較難論定,須由學者協助;而若由學者主持計畫,行政能力通常較不突出,而行政能力強的學者又會被歸類為「科教型」,很少從事科學研究,也少有論文產出;導致目前研究型學者對踏入科普教育卻步,怕被貼上科教型的標籤。

但其實,綜觀世界各地,「研究型」與「科教型」並不是一刀切的單選選項,美國科學人雜誌的文章作者幾乎就都是主流、第一線的學者;反思國內的科普活動大多停留在中小學階段,以彌補中小學對科學恐懼所造成的空缺為主,較少觸及真正科學的新發展。
吳教授用一張圖,解釋了國內科教、科普推廣的窘境:

理想解是結合三者,把學界的專業給政府、把民間的能力給學界、把政府的錢給民間(如Pansci今天能在科教館辦論壇就是很好的例子)。但奠基於吳教授自己的經驗,由於會計經費報銷時限等問題,政府提供的錢欠缺彈性及效率,故近年來吳教授傾向推動學界、民間的合作,並則利用使用者付費、善心民間單位捐款方式填補經費的欠缺。

吳教授以自己2004年起推動DIY望遠鏡的 成功案例說明,造價數千元但光學等級卻與市面上售價數萬元的望遠鏡相同,每年DIY生產量約七百台,創造出上百萬的價值,自始至終,僅與民間合作,沒有拿過政府任何的補助經費。也由於這個計畫,吳教授在去年獲頒台大傑出社會服務獎,並因網路的傳播,接受數字週刊的報導;沒有付任何廣告費,週刊五頁的報導, 影響力就勝過吳教授十篇刊登在政府補助發行刊物的文章,這使得吳教授對民間寄予很高的期待。

官僚式科學研究:論文點數迷思、計畫通過率問題

若詢問科學領域的研究生、學者:「什麼是『好的科學家』?」許多人真實的心聲可能是論文發表量多、擅長處理經費來源、能養許多研究人員……等;但其實,真正的好科學家只會在意一件事:「能讓人類文明演進、好的科學點子」。們心自問,國內的科學研究環境,是否能造就出這樣的科學家呢?

目前,國際上許多國家及國內的科學家要生存,需要靠撰寫論文來獲取論文點數,進而換得研究經費以培養研究人員、研究器材,生產更多論文;這造成了「速食研究文化」,年輕人不敢挑戰較難、需長時間的研究題目;此種因制度而形成的風氣及結果,吳教授稱之為「科學學閥」或「科學官僚」。

在國科會裡負責研究經費分配的吳教授直言,這樣的形容其實也是批判自己,以及自己所遵行的經費分配原則;目前新主委上任後,已在研擬降低論文點數的比重,量化雖然是很好的參考指標,但不應是經費補助與否的主要關鍵。「研究計畫通過率每年不一」是另一個吳教授觀察到的現象,國內研究計畫的通過率沒有政策保護,只有由上而下的官僚指示,導致研究經費就算有剩餘,部分好的計畫卻無法獲得補助。

科研官僚與一般民眾的關係:納稅義務人,您委屈了?!

投國際期刊的稿件、閱讀國際期刊的論文都需要付費,目前學者大都是依賴政府所給的經費,也就是我們民眾所繳的稅,但弔詭的是,雖然我們是研究學者的衣食父母,我們卻看不到這些學者刊登在國際期刊上的研究成果,因為,閱讀這些論文大都是要付費的。

要解決這個問題,可透過公開科研結果(Open Access)、線上開放課程(Open Course)、公民科學/大眾參與科學研究(Citizen Science)來打破藩籬,而這些,都是可以利用新媒體、網路科技來達成的。吳教授以自己近十年來所從事的AMiBA計畫為例,大約使用了納稅義務人六、七億的經費研究宇宙誕生的訊號,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學者,有義務要讓大家了解自己在做什麼,故吳教授常至各地演講宣導研究成果;也透過望遠鏡DIY研習營、協助規劃天文台等方式,盡一個學者的社會責任。

最後,吳教授分享了自己大學參與社運的經歷,屢上街頭抗爭、被警察抬走、被師長看衰沒前途,現在,卻成為台大物理系最年輕的教授。同樣的,追求開放之路必定 艱辛,只要確認所做之事對社會是好的,並且勿忘初衷、沒有私欲,在與主流的不合理宣戰時就不需要害怕。吳教授勉勵大家,一起跟著他小聲、但堅定的喊一聲: 「開放吧!科學」!


「開放吧!科學」已於2013年3/30舉辦,PanSci將陸續把活動精華整理發佈,也期盼能夠在線上延續討論。
本次活動由下列單位支持舉辦
主辦單位: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灣數位文化協會PanSci 泛科學

協辦單位:果殼網

網路直播/網站贊助:通泰媒體應用有限公司

恆星級贊助單位:積木文化cacaFly 聖洋科技

海洋級贊助單位:BBC知識Knowledge石尚集團遠見.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科學再發現PunApp

森林級贊助單位:貓頭鷹出版社經濟新潮社探索頻道雜誌漫遊者文化商周出版WIRED.tw時報出版RegistranoReadmoo電子書店國航科技視群傳播小牛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